中国经济半年报:稳中求进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

元描述: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,解读经济增长、就业、物价、投资、消费等关键数据,并展望下半年经济走势。

引言:2024年上半年,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:稳中求进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,中国经济顶住压力,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,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。本文将深入解读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,从多个关键数据指标出发,分析经济增长、就业、物价、投资、消费等方面的表现,并展望下半年经济走势。

一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稳中有进

2024年上半年,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 5.0%,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.5%,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 5.8%,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4.6%。这份成绩单的背后,是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有效落实各项宏观政策的结果。

1.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,中高速增长势头持续

上半年,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,但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、外需有所回暖、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也形成新支撑。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,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实现了 5.0% 的同比增长,对于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说,能够实现 5% 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实属不易。

2.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失业率稳中有降

上半年,尽管面临总量和结构性压力,但经济增长特别是劳动密集度高的服务业持续恢复,为稳定扩大就业提供了支撑。加上就业优先政策发力显效,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催生新型职业需求,就业形势总体稳定。上半年,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,平均值为 5.1%,比上年同期下降 0.2 个百分点,尤其是二季度以来,失业率稳定在 5.0%;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、交通运输、信息传输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同比增加较多。

3. 物价水平温和回升,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

随着经济持续恢复、就业收入稳定,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,物价水平温和回升。上半年,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上涨 0.1%,其中二季度上涨 0.3%;核心 CPI 基本稳定,同比上涨 0.7%。

4.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,外汇储备稳定在 3.2 万亿美元以上

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 21.2 万亿元,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,重点产品出口优势巩固,外汇储备稳定在 3.2 万亿美元以上。此外,一些能够直观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实物量指标也保持了稳定增长。上半年,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 5.2%,货运量、营业性客运量分别增长 4.2%、13.2%。

二、转型升级稳中有进,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

今年以来,各地区各部门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有力推动动能转换、结构升级、质效提升。上半年,产业向“新”向“绿”转型态势更加明显,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5.8%,比一季度提高 0.6 个百分点;集成电路、服务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电池等智能绿色新产品表现亮眼,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,为经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。

1.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,新质生产力培育成长

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,今年以来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,大国重器频频“上新”,国内首个“地面空间站”通过验收,C919 大型客机累计交付 6 架,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,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,成功搭建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 6G 试验网,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持续提升,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。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扎实推进,新产业新产品日益成为新的增长点。

2.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,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

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。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,中国新能源产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、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实现较快增长。上半年,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34.3%,配套产品充电桩、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 25.4%、16.5%。光伏产业链增势良好,主要原材料多晶硅、单晶硅、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55.4%、43.6%、42.8%。与此同时,清洁能源体系加快建设,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有序推进,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。初步测算,上半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 1.9 个百分点。

3. 高水平开放继续深化,国际循环的质量进一步提升

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、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,中国外贸出口质升量稳,进口规模稳步扩大,对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上半年,汽车、船舶、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 22.2%、91.1%、25.6%;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 11.2%,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 55%,外贸主力军继续发展壮大。上半年,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3.9%。中国积极拓展世界经贸合作“朋友圈”,上半年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合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7.2%;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比上年提前 19 天突破万列,累计发送货物量增长 11%,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与此同时,免签国家范围继续扩大,外国人来华经商、旅游观光、探亲访友热度攀升,中外人员交流更加密切。上半年,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 1400 万人次,其中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次同比增长近 2 倍。

4. 基本民生保障有效,安全发展基础得到巩固

继续加大保基本兜底线力度,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,切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。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名义增长 5.0%;其中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、人均养老金离退休金分别增长 5.5%、8.9%;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 4.7%,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0.4 个百分点。夏粮再获丰收,全国夏粮产量 2996 亿斤,比上年增产 2.5%。主要能源供给继续增加,生产生活用能得到较好保障。上半年,规模以上工业原油、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.9%、6.0%。制造业补链强链持续推进,创新主体不断培育,产业链韧性有所提升。截至 6 月底,全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超 14 万家,其中“小巨人”企业 1.2 万家。

三、下半年经济走势展望

展望下半年,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,国内困难挑战依然不少,但是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、成长中的烦恼,归根结底要在推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。对于这些问题,有关部门有清醒认识,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。综合来看,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,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。

1. 供给支撑强劲,实体经济根基稳固

中国夏收粮油再获丰收,为推动经济稳定运行、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。作为实体经济的根基,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、占比稳步提升、结构不断优化,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增强,既是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一个亮点,也是下半年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。二季度,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 27.0%,同比提高 0.1 个百分点。

2. 需求支撑多元,内需潜力巨大

世界经济温和复苏,部分主要经济体进入补库存周期,消费电子等行业上行周期有望延续,有利于中国外需改善。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 2024 年全球贸易额可能达到 32 万亿美元的较高水平;世界银行将 2024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 2.4% 上调至 2.6%。同时,中国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潜力巨大,暑期旅游研学旺季、开学季、“十一”长假等也有助于带动消费恢复。短板领域、薄弱环节和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,“两重”项目加快下达、建设提速也有利于带动投资增长。

3. 动力支撑强劲,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

中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,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成长,有助于对冲下行压力、增强上行动力。上半年,规模以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、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2.5%、10.0%;新型消费、新基建等领域发展活力也在不断释放。

4. 政策支撑有力,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

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,前期发放的专项债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逐步转化为实物工作量,强化政策统筹、综合施策将持续形成政策合力,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利政策条件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,将会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、激活和增强社会活力。

四、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

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,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今年以来,各地区各部门在稳定经济运行的同时,对标高质量发展需要,在转方式、调结构、提质量、增效益上持续用力,着力激发内生动力活力,以确定性的转型升级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挑战,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、势头向好。

1.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

中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,“嫦娥”奔月、“北斗”组网、“奋斗者”号逐梦深蓝,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显著增强。2023 年,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强度为 2.64%,比 2012 年提高 0.73 个百分点,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。截至 2023 年底,国内有效发明专利达 401.5 万件,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 400 万件的国家。科技创新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,2013—2023 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0.3%,以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。

2.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,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

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,取得了显著成果。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,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,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,土壤风险得到有效管控。清洁能源快速发展,新能源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增强,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2023 年,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26.4%,比 2012 年提高 11.9 个百分点;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 9 年位居世界第一。2013—2023 年,中国以年均 3.3% 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 6.1% 的经济增长,能耗强度累计下降 26.1%,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。

3. 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,国际合作不断深化

中国坚持以开放促发展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2023 年,货物贸易规模连创新高,从 2012 年的 24.4 万亿元增加到 2023 年的 41.8 万亿元,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从 11.1% 提升到 14.2%。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扩容至 150 多个国家和 30 多个国际组织,中欧班列通达欧洲 25 个国家 200 多个城市。

4. 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,民生福祉不断提升

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,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,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。居民收入稳步增加,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,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。2013—2023 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6.2%。2023 年,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 49.7 辆,是 2013 年的 2.9 倍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,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0.7 亿人,基本医疗保险覆盖 13.3 亿人,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,国民素质稳步提升,2023 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1.05 年。

五、常见问题解答

1. 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挑战?

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: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,通胀具有粘性,地缘政治冲突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,国内有效需求不足,企业经营压力较大,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。

2. 中国如何应对这些挑战?

中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
3. 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亮点?

中国经济发展亮点主要包括: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,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,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提升,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,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,安全保障能力逐步提升。

4.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?

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是高质量发展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
5.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?

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%,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。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和世界和平。

6. 中国经济发展对普通人有何影响?

中国经济发展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、更高的收入水平、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美好的未来。

结论:2024 年上半年,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稳中有进,成绩来之不易。下半年,中国经济将继续稳中求进,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